[推薦] 小即是美: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 by E.F. Schumacher

呼應紓馬赫學院創辦人Satish Kumar訪台,重新把紓馬赫先生的《小即是美》介紹給朋友。舒馬赫的觀點在第四章用佛教經濟學(Buddhism Economics)來說明,首先他指出多數現代經濟學家把人類勞動的狹隘化,接著他用佛教對勞動的觀點提出他對勞動所帶來多元價值:佛教對勞動功能的觀 點至少有三方面:
1. 提供人類一個利用及開發其才能的機會;
2. 使人類能藉由與別人共同參加一項任務而去除自私自利(我執);
3. 為適當的存在帶來所需的物品和勞務…


 

摘錄出處:小即是美:李華夏翻譯,立緒出版 ISBN: 957-0411-02-3

舉世都公認財富的一個基本來源是人類的勞動。時下,現代經濟學家所受的教育使他們將“勞動”或工作視為一種必要的惡。從雇主的觀點而言,勞動不管如 何僅僅是一項成本,如果不能完全予以刪除,(譬如說,通過自動化)也要將之降到最低。而從工人的觀點來看,工作是以犧牲其休閒及舒適換來的,屬於“無效用”;因此,工資是對該犧牲的一種補償。於是, 雇主的理想狀況是有產出就不用工人,而工人的理想狀況是有收入就不用就業。

這種態度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深遠的影響。 如果就工作而言其理想狀況是取消工作,那麼凡是能“減少工作負擔”的方法都是好事。除了自動化外,最有效的方法是所謂的“勞動分工”,最典型的例子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中所稱頌的別針廠。“勞動分工”在此不是普通的那種人類從亙古以來所操作的專業化,而是將每一個生產的完整過程分割成極小部分,使得最終的產品能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出來。每個人所貢獻的微不足道,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僅是其肢體的而非技巧性的活動。

佛教對勞動功能的觀點至少有三方面:提供人類一個利用及開發其才能的機會;使人類能借由與別人共同參加一項任務而去除自私自利(我執);為適當的存在帶來所需的物品和勞務。 同樣,從這個觀點所導出的結果是無窮盡的。要是一份工作讓工人覺得沒有意義、無趣、不體面,或精神折磨,則該工作和犯罪差不了多少;該工作重視物品而輕忽人類, 惡性地缺乏同情心,太執著於塵世間最原始的一面,到了喪失靈性的程度。同樣的道理,專注于休閒以作為工作的另類選擇可說是對人類存在其中一個基本真理的嚴重誤解,也就是說,工作及休閒在同一生活過程中相輔相成,硬要將其分別處理,難免有損工作的愉悅及休閒的滿足。

所以,從佛教的觀點,有兩種運作機制必須劃分清楚:一種是增強人類的技巧及能力,另一種將人類的工作轉化成機械式奴役,置人類奴隸般工作的地步。然而如何區別這兩種運作機 制呢?阿南大·庫馬拉斯瓦米(Ananda Coomaraswamy),一位對現代西方及古代東方都說得上話的人,認為:“工匠本身,如果獲得允許的話,常常能夠為機器及工具作出精細的區分。織毯機是一個工具,一種將經線拉緊好讓工匠把絨毛用手指穿越其中的裝置;但織布機是一個機器,而其之所以具有明顯的摧毀文化的作用,實因其執行了原屬人類工作的那部分。”因此很明顯,佛教經濟學和現代唯物論的經濟學有很大的不同,理由是佛教認為,文明的根基不在欲望的增多,而在人類特質的純化。人類的特質,同時主要由人類的勞動而定。而勞動,是在人類有尊嚴及自由的情況下適當地展開。凡從事勞動的人都得到祝福,而他們的產品也是。印度哲學家兼經濟學家J.C. 庫馬拉帕(J.C. Kumarappa)將這類事情總結如下:

“如果勞動的性質經過適當的評鑑及應用,那麼,勞動之於提高才能的關係,就像食物之於人體的關係。它滋養並活化人類的更高層面,並促使人類達到力所 能及的最佳成果。它指引人類的自由意志沿正當途徑發展,並將其內在的獸性約束在進步的軌道之中。它為人類提供極佳的場景去展示其價值的高低,並發展個性。”

要是人類失去獲得工作的機會,他就會陷入絕望的境地,不光是因為他少了份收入,而在於他缺乏這種紀律性工作的滋養及活化因素,這是沒有其他東西可予以取代的。

就佛教觀點而言,把商品看得比人類更重要,而消費比創意活動重要,這是將真理本末倒置。 這意味著關注點從工人移到勞動的產品上;也就是,從人類移到非人類,向惡勢力投降。佛教經濟的計畫從一開始就是以充分就業來規劃的,其主要目的,實際上就是讓每個需要“出外”謀生的人就業;它不是求就業的極大化,也不是求生產的極大化。總的來說,婦女不需要“出外”謀生,婦女在辦公室或工廠的大規模就業可被視為經濟嚴重失敗的訊號。尤其是,在一位佛教經濟學家的眼中, 讓幼童的母親在工廠工作而幼童在外面遊蕩,就像一位熟練工人去從軍,在現代經濟學家的眼中那樣的不經濟。

唯物論者關切的主要是物品,而佛教徒關心的主要是解脫。但佛教走的是“中道”,因此不可能敵視物質福祉。妨礙解脫的不是財富而是對財富的執著;不在於美好事物的享受而在於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所以佛教經濟學的主要旨義是簡樸及非暴力。一位經濟學家的觀點,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舉止的絕對合理性——不可思議的“小”卻 意味著令人極其滿意的結果。


參考:The E. F. Schumacher Society

 Small is Beautiful 書評 (版主:王文基)

部分翻譯參考:佛教的經濟學觀點:把人當回事小的是美的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CAPTCHA
為了防範廣告留言,麻煩您輸入以下文字: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