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簡介] 社區豆腐坊 -- 林國禎與方星淞
合樸與豆之味共同育成的豆之味社區豆腐坊,4/1愚人節開張第一家(西屯路宏福一巷),5/11母親節開張第二家(大墩四街)。選在愚人節開張第一家是因為走這條溫柔而堅定的大豆復興之路,就必須如愚人般無視前方的困難,懷抱著熱情,昂首闊步向前而行。
(上)愚人節開幕的第一家社區豆腐坊
(下)林國禎(右)與來豆腐坊參訪的北京學者
做這領頭的愚人就是林國禎與方星淞,才幾個月前,國禎和星淞陪同舊東家老闆到合樸來探望多年不見的老同事孟凱,接著他們的人生就開始轉變了,工作從電腦資訊業到煮豆漿做豆腐,到開一間豆腐店,不僅家人,朋友同事們都看著也狐疑著,國禎原本是百人公司的老闆現在卻撩起袖子煮黃豆,以前經手是上億的業績,現在手上賣出的是一塊30元的豆腐;但國禎卻是越做越起勁也越踏實,「想開始做真正對環境友善、對人關懷的事!」 每塊親手遞給消費者的豆腐,似乎也都這樣傳達國禎心中最真實的初衷。
右起:學緯,星淞,國禎和宏福店室內設計的余娜。
他們會最先跳下來做,是被孟凱的理想打動,對學緯的經驗技術有信心,再加上豆腐二班在高雄開豆腐坊累積成功的經驗,所以國禎說他要先做出成功的模式後,讓更多的人也能成功,「要在台灣種植本土黃豆」是合樸社區豆腐坊最根本的信念與目標。
推動社區豆腐坊成立的另外重要推手之一,方星淞,現在是在負責豆腐坊大墩店的事務;和國禎一樣,幾個月的時間,26年資訊產業的工作背景轉變成穿著工作服泡豆煮漿做豆腐,而且還要吆喝招客兼送貨。
星淞還在清水老家種田的爸爸,一開始也很難理解他為何放下好好的工作不做,卻跑來開豆腐店;或許是星淞多年學習佛法的修為,也或許是他努力讓爸爸看見豆腐坊的使命,現在,都已得到家人的支持。上星期才開幕的大墩店,生意搶搶滾。
星淞對於土地的記憶是從爺爺的三分地開始,他記憶中,從小爺爺一直對他提起向農會借5000元買了三分地這件事情,在大約4、50年前農地是不值錢的年代,身為長孫的他一再聽爺爺說,直到現在他才了解這件事帶給他的體悟,並不是當年5000元的農地現在已增值許多,而是時代變遷歷經股市繁華到崩盤,科技進步電腦普及,追求快速經濟發展一擲千金的產業,現在早已一蹶不起,而爺爺留下來的農地,繼續讓務農的父親耕作無荒廢。
才加入豆腐坊幾個月的時間,讓星淞覺得開始真正的做對社會有益的事,傳遞健康給周遭的人,就算忙了一天回家身體疲累,心情還是愉悅的,所以也小小的改善了家裡的氣氛,老婆感染他的正向能量,工作之餘假日也到豆腐坊攤位協助先生賣豆花呢!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