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回太陽的懷抱吧!--澳洲樸門參訪心得
編按:今年四月孟凱與樸門設計同學們參加澳洲樸門見學,實地看到學員Jack Shedden在他的農場,做到完全不靠公共供電,運用太陽能源的收集概念加上簡單素材和設計巧思,就能做到提供全家生活與農場中的用電所需。合樸沙龍於6/10邀請孟凱分享他在澳洲看到運用太陽能的實例,以下是當天分享的記錄:
澳洲樸門實踐者Jack Sheddeen 和他的女兒在他的樸門農場
6/2沙龍分享實況
第一張投影片:這是Jack Sheddon的太陽能家。
要去Sheddon農場,經過蜿蜒人煙稀少的道路
很道地的澳洲農家
農場主人Jack Sheddon 簡歷:
1979年生 專長:機械修車
2005年學習樸門設計(學位) ,畢業後開始在其他樸門農場工作
2009年結婚;孩子出生後,開始在農場蓋自己住房子
2013年11月開始在農夫市集(自己當老闆)
澳洲法律:香蕉下面不可以種植。 耐陰的植物:薑與薑黃 樹豆(肥份); 香蕉在農夫市集賣的不錯,給他信心 菜園擴大,到農民市集販售。 口碑很好。
香蕉圜與菜園
斜坡酪梨與香蕉並做(酪梨要排水好,香蕉愛水)酪梨要很多年才會收成,先收香蕉。
Jack也種植芽菜到市集販售,他覺得種植芽菜是比較快速賺錢。一來 芽菜可以整盤帶到農夫市集,人家要買你才剪。 二來芽菜一直活著,沒有賣掉,可以帶回家,損失不大。第三:種植芽菜的 單位面積產值最高,尤其是夏天七天就可以賣。
因為園區很大,如果要開發種菜,他會先用牛來除雜草,(防止牛隻亂跑,用電網圍起),接著種植樹豆養地...
如何過一個「需要」的生活,而不是過度欲求的「想要」生活?
下方的蒙古包是Sheddon夫婦剛結婚搬到農場的「家」,自己搭建剛好夠住,等到孩子出生後,先蓋了右邊的小房子,幾乎大部分是二手材料自己動手蓋,接著第二個小孩出生後,才又蓋了左手邊比較大的房子,也是自己動手蓋。可以過一個不需要超過自己負荷(用存款就可以做到)的生活。
位於房子旁邊的蒙古包:現在是工具室,以前剛結婚時的住宿帳篷。
充分利用太陽能源的房子:足夠一家四口使用:
房子右方是 太陽能熱水 •他們沒有使用市電, 獨立電力系統
太陽電板總發電瓦數是 1050 W ,等於約8 組太陽電池板
• 電池:900A 24V
• 使用電器包含:洗衣機,電冰箱,音響,電燈…
• 不用烤箱與電熱水器
• 太陽能系統用五年了,興建的時候,澳洲政府補助一半購買費用
使用省能(直流電)電冰箱,冰箱置放位置十分通風,讓通風把熱氣帶走,非常省電。
• 蓄電使用獨立電池:盡量維持電池存量90%,電池可以用27年,若是常常低於10%才回充,電池只有五年壽命。 • 如果連續下五天的雨沒有太陽,電池才會低於70%,這時候才會考慮啟動備用發電機,這五年來,只使用三次,有兩次是為了測試發電機。 • 全家人對於如何(合理)用電很有感覺。
現代社會過度依賴金錢來取得所需物品,缺少自己動手的能力,因此只好當金錢的奴隸...
Jack太太去第二個農夫市集販售
在農場與農夫市集,夫婦可以分工,也可以交換工作, 太太很高興能去農夫市集,可以喘口氣,不用一直跟在小孩後面收玩具。可以出來跟人聊天。
Jack說他們都認為務農是最棒的行業! 沒有一個職業比做農更好!
• 孩子可以跟他們一起工作,不用把孩子送出去
• 夫妻一個下田,一個就照顧小孩
• 他們參與兩個農夫市集,各自去一個。
附錄:
「地球之所以是個生機蓬勃的地球,只因有了太陽的照射。事實上,太陽只要照著地球一小時,就夠人類使用一整年了。」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如是說。重回太陽懷抱的意思並非只站在能源使用的角度,而是一種回歸:回歸過去平樸無求的自然生活型態,這也是合樸在推廣的教育理念。
在過去的50年來,人類過度的使用地球資原,製造了大量廢物,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溫室效應,引起極端氣候及災害,全球年年增加的洪水發生次數,都在顯示著大自然的反撲。所以人類一定要重回仰賴太陽光及大自然,吸取傳統智慧,回歸天人合一的思維,簡單的過與自然共存的生活。
澳洲Robyn老師農場在地還有一家專門販售太陽能與再生能源的「彩虹電力公司」,他們是協助居民們運用設備如何在自己家中收集太陽能源;所收集到的能源,除了供應自家使用外,多餘的都還可以再販售給當地的電力公司,所以若自己的太陽能不夠使用時,仍是能使用市電的。
Rainbow Power Company公司
回應
真是太讚了, 這是我一直夢想中的生活, 自給自足, 簡單純樸與大自然維持一種和諧寧靜的關係. 台灣若有像 Rainbow Power Company 這種公司來協助居民們運用設備如何在自己家中收集太陽能源;所收集到的能源,除了供應自家使用外,多餘的都還可以再販售給當地的電力公司, 那真的可以幫到很多嚮往這種桃花源生活的人. 孟凱可否引進Rainbow power company 到台灣來設分公司. 台灣目前農地之所以這麼夯, 就是越來越多人渴望過這種生活, 若有系統地引進周邊各種協助的設備, 將是功德一件, 越多人加入對減輕地球的負荷就越有幫助. 若是政府單位能重視以補助的方式來推動就更讚了. 感謝合樸農學全體之努力與貢獻.
有關於太陽能源的部分,合樸已經開始在一個測試整合場域開始實踐,應該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希望藉由合樸實踐的經驗,邀請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創建,先建立起市場需求,再來引進相關配合資源,否則很難在今天商業時代存活。
我們一起努力吧!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