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為農產品定價 -- 農夫的兩難 by 世豐

世豐是從事秀明農法(對自然友善耕作)農友,來市集朋友們,可以看到他以自然農法所栽培出的水果與蔬菜品質,在市集消費者對於友善土地的農產品大都願意付出合理的(較高)價格,然而對農友而言,該如何定價是個難題,我們來聽聽世豐的經驗.

對於水果蔬菜的定價,每次要丟出價格對農夫來說都是件兩難的事
怎麼說呢?其實消費者都希望越便宜越好,
而對農夫而言,希望每個農產品的付出都有代價。


照片中,是有次帶志工去採收筍子,經過鄰田他們的柿子結實纍纍,加上顆粒與我們自然農法的果實比起來大了很多,而當時志工相當有感的說,他們這樣的數量,怎麼跟你們有如此大的差異?

我敘述了一段,無農藥無肥料,果樹,土壤,微生物,以及生態的循環,以及適應階段的道理。而其中一位香港志工問我:如果以你的產量是當初的十分之一,你的價格是否可以賣到原來的十倍價格?


沒有了肥料,柿子變小了,但風味變好了

我舉了一個例子分析以前我們甜柿的價格,與現在的差異,
我說:以前我的甜柿大的可以到12兩重,現在卻只剩下八兩左右
如果我賣相同的價格,一箱特級12兩20顆的甜柿從前可以賣到3120元(我們家的算是高價),一顆大約156元,

如今如果賣相同的價格卻是要30個才有一箱,這樣一個也才剩下104元
但我真的敢賣到這個價錢嗎?
我的八兩現在也只敢賣2700元,一個也才90元,
但甜柿從20萬個剩下三萬多個,以前的八兩,現在剩下四兩,

所以這價格你覺得作自然農法可以賺得比較多嗎?
這也是很多農夫裹足不前的原因,明知道噴農藥不好,也不願意轉作。

他說在香港他們有個有機展售,一個瓜賣的是慣行栽培的十倍價格,如果我在香港也可以賣的很好, 但我說,如果我賣十倍的價格,在台灣肯定沒什麼人捧場,大家也會覺得我在牟取暴利。


努力長大的茼蒿菜

我再說我的菜一斤賣100元,結果在台北致理幸福農學市集分享時:問底下的消費者: 你覺得一斤菜賣一百元,我一天可以賺多少錢,結果有個消費者回應:兩萬塊。

我心想這消費者覺得一斤菜一百元一定相當好賺,我開玩笑的說,那我要開一台大卡車載菜來了

我分析我自然菜,從栽培到採收,葉菜類大約都要一個半月成長期,種子的錢不算, 挖菜畦的工不要算,澆水一個多月也不要算,採收回來的電費也不要算,冷藏設備也不要算,

光算採收當天的工,早上採收四個小時,兩個人剝菜葉兩個小時(大白菜剝成小白菜),這樣就一個工作天了, 冰個三,四個小時,裝袋(袋子錢也不算)兩個小時,這樣子,其實還賣不到一千塊。

而有些志工因為幫忙採菜,到市集賣菜,才知道四個人採收一整天的菜,包裝到晚上九點 加上我們兩個工,這樣賣不到三千塊,但當然有時我們不只有葉菜,根莖類的蔬菜加上去才有平衡一點。

而定價這部分,其實我們自己知道某些水果價格是賣高了,例如檸檬
但基於市場需求,以及市場價格,少量的檸檬是可以貼補家中經濟的短缺。

如果每樣水果都能有合理的利潤,而不是因應市場需求, 這樣農家只要能對每樣作物都有合理生存的價格,就不會有不合理的價格出現。 當然這樣每戶農家就會有不同的價格呈獻。

但很可惜的是消費者除了,看價格之外,很少有人能真正看到合理價格的內涵。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接待志工的原因,讓更多人清楚農業 除了推廣自然農法,也讓他們瞭解食物的真相, 以及農產品價格背後的辛苦。

當然有一天如果農產品,不再只是市場機制, 而由各家因應他們的生產成本,在合理的決定他們的生產價格, 我想農夫們也可以作的更開心,當然開心的農夫也會生產出幸福的果實。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CAPTCHA
為了防範廣告留言,麻煩您輸入以下文字: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