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台灣農民市集的挑戰
編按:針對「台灣農民市集的挑戰」這個議題,農訓協會邀請孟凱分享多年經營農民市集的觀察與心得。
農訓雜誌 2015/10月號 第308期
撰文/陳孟凱 圖片/農訓雜誌
一般人對「市集」的印象,是指傳統市場,販售者主要是中間商或小販;或一次性的通常低價取向「農產品展售會」。而「農民」市集則是由生產者親自來販售的市集。根據賴鳳霙、譚鴻仁研究,台灣農民市集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來自於對台灣農業、特別是友善環境耕作小農窘境的主動關懷。農民市集可說是小農及相關團體,不願意只是被動地、悲情地的接受援助,選擇以「互助合作」的自力救濟集體行動。
沃田與鄰市集
理想上,農民市集的氛圍是好友們一起在假日,拎著袋子逛猶如嘉年華會的農民市集,大樹下或帳篷裡,在生產者用心佈置的攤位上,有友善農法栽種的新鮮蔬果,農家用心製作的實惠小吃,質樸好用的手作織品,還有在傳統或超級市場看不到的特殊風味。
每一樣產品都像禮物一般,等著你走近發現它獨特的價值。買菜不再只是買菜,透過互動逐漸累積對彼此的信任與情誼;每一次的買賣,都是人與人、產品和土地的美好相遇。
八年前,台灣第一個農民市集形成,到今天,全國各地農民市集可以說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有些農民市集獲得消費者青睞,已漸漸站穩腳步,但相對的,也有些農民市集經過慘澹經營後,黯然結束或無疾而終。
蓬勃發展表象下的挑戰與困境
經過這八年來的努力,有些消費者漸漸接受與支持由「生產者」親自販售農產作物的價值.然而,台灣的農民市集還存在著許多猶待克服的挑戰。
在農民市集,會碰到少數農友因不清楚市場價格,或圖短利而訂價偏高,傷害很不容易建立的消費者信任;有些農友則不歡迎類似品項的新農友加入,或是對新加入農友不願提攜與包容。此外,有些農友參與市集只是要將自己所產出的農產品銷售出去,無心累積與消費者的互動連結。普遍現象是具有較好經營與銷售理念的小農,在有機栽植技術上,往往較為不足;而栽種技術比較好的農友,大多數卻又理念不足或缺乏遠見。市集裡農友間的理念與技術,能否互相提攜?許多時候都是問號。
農民市集通常是使用社區或機關所提供的地點,如果農友到市集只是一心想要擺攤作生意,卻不願意投注心力長期經營在地社區的關係,彼此沒有建立良好互動,也是一大隱憂。
從長期市場競爭角度來看,假設農民市集是有「錢」途、有商機的話,大公司遲早也會加入競爭行列。該如何避免讓這些由農民們與關心小農的夥伴們胼手胝足,點滴辛苦建立起的消費族群,被大公司守株待兔,以絕對優勢的財力與物力收割多年辛苦培養的消費者,而讓農民市集經營者的努力,不幸淪為幫大公司作嫁裳?
農民市集的經營走向與出路
身為一個市集長期經營者,我認為農民市集要能永續經營,農友之間就必須建立一種互助互惠、互相學習的文化,農友與消費者要成為小而美的社群,彼此協力具體實踐「社群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社群協力農業的核心是「人」,以友善和尊重來耕耘土地,也耕耘人,透過市集形成一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學習型組織」,學員由有實作經驗的「業師」指導,做中學、學中做,循序漸進地落實心中那份想望。
這個學習型組織也可以擔任某種「農業人力派遣合作社」的功能,學員們可在有系統、有節奏的規畫之下,到各個合作農友的農園實習幫工,既解決農友的季節性缺工問題,又豐富學員的實作經驗,一舉兩得。透過按部就班地實做與課程設計,從個人能力的養成,延伸到「團隊」的組成,培養出屬於CSA的「合作網絡競爭力」,才能在商業時代中立足。
創業很容易,成功不簡單
一個創業經驗豐富的朋友曾說「創業很容易,成功不簡單」。台灣農民市集創立或經營者,一般而言少有豐富的企業經營與創業經歷,誤以為創立市集不過是多吆喝一些生產者,找個人潮多可以擺攤的場地就行了!而市集資金大都是透過政府支持或私人募款而來,但政府與募款都只是短期育成,相較之下,農民市集的創業準備不足。
企業的創業成功機率在統計上少於10%,那麼,農民市集又憑藉甚麼不同條件才能避免泡沫化?希望透過本文拋磚引玉,邀請更多夥伴協力來讓台灣農業變得更好更美。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