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部落e購看:原住民族傳統食物系統重建

本文作者經過多年的管理與參與觀察,運用資本主義市場邏輯,將使「部落e購」機制陷入困境。作者關心「部落e購」這樣以促進原住民族在地食物系統、糧食主權和原住民族主體經濟基礎的模式,該如何因應資本主義市場的壓迫與競爭。

金惠雯(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
張瑋琦(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原住民的傳統食物系統一直與民族生物學知識以及環境可持續性是密切相關的。如何讓原住民的傳統食物系統的重建與生態與經濟互動,一直是台灣原住民族發展的重要問題。

為此,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以下簡稱原促會)建立了以合作生產和共同行銷的平台「部落e購」,運用各種行銷與宣傳的方法進行原住民部落產業的共同產銷。

女人:種傳統作物的「豆類媽媽」Tina Ibu。(圖文/乜寇‧索克魯曼)

自2005年以來,經過多年的管理和參與觀察,我們發現如果持續運用資本主義市場邏輯,將使「部落e購」機制陷入困境。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想討論像「部落e購」這樣以促進原住民族在地食物系統、糧食主權和原住民族主體經濟基礎的模式,該如何因應資本主義市場的壓迫與競爭。

生產與消費 雙重挑戰
2010年以來,原住民部落的生產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雖然「部落e購」與原住民部落簽定合作契約來保證收購數量,但一直以來未能達到預定的目標,主要是原住民農民在技術上無法立即因應氣候因素(雨量過多與颱風造成生產條件變異)的變化,因此農產品無法達到預定的產量與品質,使得「部落e購」無法有足夠的產品銷售來維繫基本的運作。

其次,當台灣的有機驗證法規於2008年正式啟動後,與「部落e購」合作的原住民部落為了拓展主流通路必須參與驗證,「部落e購」也被迫必須面對因無法申請認證而無法貼上「有機標章」,可能造成的信心危機;再加上有機農業市場化之後的價格競爭,有些財團的有機產品價格甚至只有「部落e購」的60%,更是讓「部落e購」面臨難以生存的困境。

因此,雖然原住民部落擁有得天獨厚的生產環境與條件,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但是全球氣候變遷以及政治經濟條件的相對弱勢卻無法讓原住民部落的農產品在資本主義市場中獲得優勢。

此外,「部落e購」也不能繼續只以「故事行銷」、「口碑行銷」等另類行銷策略來尋求消費者的認同與信任,反而必須更積極地促進消費者的「參與」,以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ies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概念形成新的產銷機制,才能找到「部落e購」新的出路。

食物的新產銷模式
為了解決「部落e購」所面臨的問題,原促會在生產與消費等兩個面向提出了解決策略:
1.在生產面向上,從在地食物(local food)的概念出發,尋求與主流市場的區隔,「部落e購」開始鼓勵原住民部落轉作「傳統作物」(如小米、樹豆等),並鼓勵小規模、多樣性的生產方式。

豆子:布農人稱為taki simiu(如同大便被廢棄的農作)的豆子。(圖文/乜寇‧索克魯曼)

這些傳統作物中包含許多原住民口中所謂的「邊緣農作」,它是一種生命力很強,可以在氣候變遷的惡劣環境生存的作物。同時,如同部落青年乜寇‧索克魯曼所說的,這些作物(例如豆類),它是「一種媒介,不僅維繫了豆類媽媽與她的祖先之間的臍帶關係,維繫了一條通往布農母文化生命的路,更牽起了一股跨文化 的食物主權運動。」(乜寇,2009)

2.在消費面向上,為了對應有機農業驗證帶來的衝擊,「部落e購」開始建構參與式保障系統(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s, PGS),希望能從過去追求單向的、主流的各種客觀驗證標準(如早期的農藥殘留檢驗到後來的有機標章),到嘗試以PGS來尋求原住民部落產業的另類出路。

其目的是希望能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機制,透過參與及合作的過程,讓各方利害關係人共同承擔風險,透過共同學習與互相扶持成長,解決的不僅是弱勢生產者的生存問題,更是整個在地食物系統的永續發展課題。

3.重新檢視「部落e購」的「生產者」與「消費者」關係,運用「合作經濟」(Economic cooperation)的概念,把生產與消費的對立性轉換成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方式,建立起新的產銷關係。

「部落e購」的新模式是讓生產者決定售價,並提撥固定比例(暫定10%)進到平台;消費者則必須依售價再外加固定比例(暫定15%)進到平台,上述兩者成為「部落e購」這個平台的運作基金,基金的65%用來做為維繫平台運作的管銷費用,35%則進入「分配」機制,即運用儲蓄互助社的做法,依照生產者和消費者提撥到平台的比例(2:3)將這個費用分別存到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個人帳戶中,使「部落e購」真正成為共同產銷的平台,而不致落入中盤商的迷思中。

原住民主導的市場
在主流市場的壓迫下,原住民的經濟體如何生存,是近年來關心原住民的研究者所聚焦的問題。從「部落e購」案例的分析,我們發現依循資本主義邏輯來運作永續的原住民經濟體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一但進入資本主義市場,原住民的經濟體必須因應消費者在產品品項上的多元需求,豐富產品內容,相對的也提高了產地經營與品質管理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由於協助行銷的部落愈多,營運與獲利的壓力就愈大,導致經營的困難。

本研究以「部落e購」為例指出,轉向後的「部落e購」重新建構起生產、消費、交換以及分配的關係,使得社會再生產過程有新的可能性,這樣的模式有利於原住民族的人權、健康、食物主權、公平的土地分享,並避免大企業或金融機構控制的食物鏈,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發展。

這樣的原住民經濟發展,可說是一種以原住民主體經濟的概念,對生產者而言可重新彰顯對地方知識、地方生態與地方認同等價值的重視,鼓勵原住民生產者投入友善環境或有機耕作,並協助其成為知識的能動者(knowing agent),而非僅是有機生產線中的一個勞動者。

對消費者而言,透過親身對有機農業活動的參與及所延伸之反思,提升其對原住民生產者的信賴感。本研究認為,在當前風險社會的脈絡下,消費者、生產者及銷售者等唯有透過合作的方式、彼此相互給予對方永續發展的機會,各方行動者才能有共同生存的機會。

回應

我認為資本主義與工業化邏輯不只會讓部落e購陷入困境,農業本身,無論是慣行或有機農法也是不適合資本主義與工業化邏輯.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CAPTCHA
為了防範廣告留言,麻煩您輸入以下文字: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
name